
花卉养殖成本及利润?
至于每亩的利润,以白菊为例,成本约为2000元/亩:需要菊花苗种2500株/亩,目前苗种市场价0.12-0.45元/株不等,按0.2元计算,苗种费用500元左右;生长过程当中,施用农家肥等肥料需要100元/亩,灌溉用水150元/亩,覆盖地膜需要30元/亩,生产每斤鲜花需人工成本0.8-1元,地租100-200元/亩。
收入约为7000元/亩:亩产2500-2800斤鲜花,目前鲜花(胎菊)收购价2.8元/斤,金丝皇菊(高端品种)3.2元/斤,收入***高可达近9000元(金丝皇菊)。
所以科学种植下,按目前市场价来计算,利润应该为5000元/亩。
花卉的品种众多,可以分为盆栽花和鲜切花,近年来盆栽花的价格不断降低,但是销量却大幅增长,是非常容易消费者接纳的,家庭花卉消费趋势走高,所以目前种植花卉还是比较挣钱的。
种植花卉的成本是并不是很高的,一般就包括种子、种植、养护等费用,一亩地需要1000元左右,但是不同品种间会有所差异,如果没有恶意竞争,每亩地的利润可以高达上万元,前景非常好。
种植树的利润和成本?
一般一根苗木根据规格不同、种类不同,大概在3到10元一根。有些比较贵的要超过十元。种植树苗的成本在1300元左右,主要花费的项目有土地租金,当地每亩土地的租金是500元一亩;物力费用600元;后期的管理费200元。
树苗在平常还能够卖出部分盆栽,依照市场的价钱一亩地均匀一年可赢利八千到九千块钱左右。而栽种一亩地所需的本钱大约也就是种苗、肥料、装备、薪酬和农药化肥等等总计五百元左右,撤除本钱以后可获净利润七八千块钱。
现在时代的主流是在倡导绿色环保,而树苗的种植其实可以基本上达到仿大自然生长,它基本上可以符合大众追求的绿色产品。而现在使用范围比较广,比如说在医用上、食品上、化工、制烟以及香料等等个方面都使用的比较多,所以种植它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
沙树的种植周期比较长,大约需要8~10年才能够成为木材。而10年的一棵沙树,能够出0.1立方的木材,而一亩的沙树林约有300棵左右,也就是说一亩沙树能够出木材30立方。而10年的沙树直径应该在10~20CM之间。所以,一立方的价格大约800元,30立方就是2400元,即一亩沙树收益2400元。
而一亩沙树的种植成本很低,每亩苗树支出约100元,挖坑、培土和种苗约200元,每亩施用基肥大约100元,共计400元成本。一亩沙树的种植利润为2000元左右,10亩就是2万元,100亩就是20万元,利润可以。
树木种植的周期比较长,以种植国槐为例,由打三公分的苗子种起,如果长到十公分,大概得需要五年,每亩地按六十棵计算,五年的地租加管理成本大概七千五百元左右,如果按每颗能卖二百元,五年下来的利润总共是四千五百元,平均一年的利润还不到一千元呢。
盆景花卉进口植料价格高昂,塘泥透水保肥,成本低,如何制作?
朋友,我喜欢养花,但没有花功夫去钻去学,我这个人比较懒!不能给朋友提供有用的帮组!对不起!不过我好像看到花圃花市有很多花就是纯塘泥放在花盆里,花还长得蛮好,后来我一想,可能这样适合花的销售和交易,塘泥保水性好肥效又高!这样即保水又能保肥!自我感觉,不知有点对!
感谢邀请
对于盆景爱好者来说,花卉树木能够成活的关键,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栽培基质,也称之为植料。植料选择不好,即便是养护再细心,也很难避免病菌侵扰或积水烂根,从而使得花木夭折,尤其是珍稀花卉和盆景,对植料的选择是首要条件,马虎不得。
在几千年的栽培历史过程中,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适宜栽培的植料种类繁多,大致分为土壤类、无机颗粒类、有机类三大类,其中土壤类为传统栽培用土,而无机颗粒类和有机类是现代栽培常见方式
关于栽培基质,笔者曾经以兰花为例撰文《兰花植料的种类及优劣性盘点》对各种植料进行介绍,也指出无机颗粒类和有机类是花卉盆景栽培流行趋势,可是由于这些植料价格昂贵,针对一般花友来说,成本较高,因而很多花友还是***用传统方式栽培。
仙土
传统栽培土壤,笔者曾经细分为9种,其中效果最好当属仙土、泥炭土、腐殖土和塘泥等几种,泥炭土国内开发较少,大多属于进口,因而我们也暂且不谈。仙土也叫山泥,由地质运动和长年累月从山体上冲刷下的泥沙、植被枯物堆积而成,经过千百年的沉积之后因人工开挖而见天日。优质仙土有机质超过50%,[_a***_]超过40%,是非常好的栽培植料,比进口的无机颗粒类植料效果更好,然而由于数量较少,只有少数地区出产,因而价格也很高。
腐殖土
腐殖土是最常见的植料,价格较低,各地均产,以南方和西南省份为佳。不过各地和商家出品的腐殖土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产地腐殖土质量较好,有的却很差,其原因是很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混合各种材料,比如细碎泡沫和园土等,再加上没有经过高温消毒,容易板结,因而购买需要仔细甄别,别贪便宜使得植物死亡。
我们这篇文章主要想介绍一下土壤类中的塘泥。塘泥大家都知道,就是池塘湖泊地层沉积的富含营养物质的泥土。由于池塘湖泊中淀积了很多腐烂了的水草、鱼虾、枯枝、落叶,以及水禽的粪便,其中还有一些小动物的粪便和尸体,再加上池塘一般是在比较低洼的地方,有四周流下来的肥水肥泥,经过积年累月的分解腐化,因而富含腐殖质,对植物生长能够起到补充养分的作用。
好的塘泥,富含氮磷钾元素,肥分十足;经过陈化晾晒,形成块状和颗粒状,敲碎后,比较坚硬,不太容易粉末化,作为基质栽培盆景花卉,既可以保水,又可以补肥,还可以透水透气,因而是传统栽培花木的极佳植料之一。
什么是质量较好的塘泥呢?
依笔者经验,越是陈化较久,富含腐殖质较多的塘泥,颜色发青发黑,有烂泥和鱼腥味,但是不臭。而有臭味的塘泥往往是分解不完全的新鲜塘泥;发黄、发白以及发棕赤色的往往腐殖质较少,而且容易发粘板结;过于浓黑的也是表明分解不完全,这些都不太适合作为盆土植料。
那么,如何制作塘泥呢?
【季节】塘泥的挖掘一般在秋冬季进行,不少地方栽植有莲藕,到了秋冬季大多池塘水抽干了或者水较浅,便于挖掘。有些长时间废弃的池塘,可在干旱的时候挖掘。
【***挖】***挖塘泥时,只要上面颜色较黑的一层塘泥,下面的比较黄或者棕赤的泥土不要,因为肥分少,也容易板结,不利于做植料。
【晾晒】将挖出的塘泥运放到空场上堆积,先平薄摊在地上,让阳光直射晾晒,并逐层翻晒10天到半个月左右,达到日光消毒杀菌作用。若是不急用,可以堆积起来,塘泥经冬季霜冻后,质地疏松、团粒结构较佳。
【过筛】将晾晒半个月或者长时间堆积的塘泥,用木棍或者器物敲碎,然后用细筛逐一分批过筛,浮在筛面泥上的零碎树根、杂草、细石等随手拣出,细筛下的泥土和存在筛中的细粒泥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储藏,即可用缸也可用塑料袋包装备用,勿受雨淋。
只要有空间,塘泥制作简单,而且基本上没有成本,并且是栽培花卉盆景的优质植料之一,然而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由于里面有机质较多,常常含有细菌,因而建议要尽量强光直射一礼拜以上。
塘泥制作好后,笔者建议多放置一段时间,最好放置一个冬天,在春天翻盆换土时使用,这样可以促进塘泥中一部分养分和有害物质分解,降低肥分含量,避免塘泥中的肥分过于浓烈,使得植物“烧根”和“烧苗”。
塘泥质地坚硬,经过筛的塘泥,分成大中小三种,颗粒均匀,透水透气性强。然而在栽培植物花卉的时候,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配合腐殖土或沙土栽培,或者用塘泥混合纤维类有机质使用,这样可以缓和肥力,还可以起到疏松透气和缓慢释放肥效的作用。
塘泥过去是作为肥料使用,现在使用最多的是花卉栽培和宠物基质,尤其是在栽培兰花方面较多,针对一些规模栽培的兰农来说,塘泥是非常优质的栽培植料,而且只需要费些功夫,基本上没有成本,并且对兰花生长非常有益。
关于塘泥的颗粒使用,在栽植兰花的时候,春兰性喜微润,宜用稍细小的塘泥颗粒栽植;蕙兰喜润中带干,可以用中粒的塘泥颗粒栽植;至于其他类兰花因要求透气性较强,根系粗壮发达,可用较大塘泥颗粒栽植;以上可适当混合无机颗粒进行使用,一般塘泥占比可在50%-60%左右,若是陈化时间较长,比如一两年以上,完全可以单独使用。至于塘泥微粒,建议在扦插幼株和培育播种的时候,和沙土蛭石混合使用,可以起到保墒促肥蓄水的效用。
塘泥在盆景栽培中,可以混合腐殖土和沙土,一般塘泥的占比在30%左右,三种颗粒可以按照大中小依次从底部到上部进行填放,这样可以使得植料排水便利,保水性强,还可以缓慢释放肥效,一般混入塘泥的盆土,可以两年不施肥。
以上就是通过网络渠道整理的一些关于土壤植料中塘泥的制作和效用的一点经验和心得,若有不到之处,或者有失误的地方,欢迎花友和盆友们批评指正,也欢迎诸位留言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