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都很差吗?如果这样本科论文有意义吗?
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设是写一个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我的毕设作品和论文一个是在CSDN,一个是在百度文库里下载下来根据需要改的。
写的论文也被老师打回来修改过很多次,但每次都是字体、格式等规范问题,第一次查重时是百分之12点五,终稿查重是百分之五点二五,虽说我的毕业论文后来被评为优秀论文,但我觉得我写的论文是一点水平都没有,感觉自始至终都是在玩降低重复率的文字游戏。
答辩的时候,我上台演示程序不到三分钟,老师问了俩个数据存取如何实现和怎么控制不同的角色使用不同的权限问题,我答完后老师就说你要是想讲可以接着讲,要是不想讲就可以下来了,我就直接下来了。
像我这样直接从网上下载下来修改,至少老师问什么问题我都能回答,比其他直接从淘宝里花了一千多块钱买论文和程序,连程序都不能正常运行出来,更别说是回答老师的问题了的好一点。感觉好些大学里的毕业答辩还是挺宽松的,只要能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基本上都能过。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差不差没关系,有意义没意义也没关系!
有关系的是通过毕业论文撰写,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生的重要的教育环节和教育内容,课程设置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科研方法、学术论文撰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操作特别是文档编辑能力。
通过毕业论文撰写,掌握基本技能有:如何选题、题目拟订、如何开题、提纲撰写、文献检索,文献综述,论文引用,内容摘要,关键词抽取,论文注释,论文结构,标点符号,文档编辑包括文档规范、文档目录、文档页码、页眉页脚、章节设置、谢辞撰写、脚注尾注、论文查重、打印装订等等。
讲一个事实。
一位大学同学本科发了两篇中文论文,都是一作,在最后的科研竞赛加分中,分别以核心一作和普刊一作加了科研成果的分数,一共是60分*100%+30分*100%=90分。
另一位大学同学本科跟着研究生做项目,最后以第二作者发表了一篇SCI论文,而在学校的科研论文成果评分中,由于第二作者计分仅占50%,因此最终得分是100分*50%=50分。
最终评奖分数相差40分,这在大学的评奖评优特别是本科的保研中是什么概念?大家细品。
从大多数院校以及同学的角度而言,本科生进实验室其实就是学习和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或许感受更重要,通过大学老师、研究生师兄师姐的指导,本科生可以亲手参与实践,体验科研的乐趣和细节,从而培养自己的科研认知与习惯,也方便为研究生工作打下基础。
一方面科研论文可以可以展示出大学生的学术水平、文字功底以及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为什么很多高校教师或者保研、考研时会看重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经历?因为有了科研经历的学生会更明白研究生期间的任务、工作和过程,从而也更清楚研究生的定位,不会对研究生的生活夸大或者有认知偏差,更能够顺利完成研究生期间的工作。很多人读了研究生一段时间后悔,甚至辍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对研究生的认知和定位不清,于是当他们通过无数考核真正成为一名高校研究生的时候,现实和理想的落差就很容易给他们的内心带来不安与烦躁。
能者多劳。
以前在准备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同学校不同老师要求的都不一样,有的老师认真负责会严抓文章质量,有的老师只要求查重率不超标就行,对论文的写作指导并不多。诚然,大三大四都在忙着实习、毕业的事情,还要写论文、找导师,大家都是焦头烂额的。最后写出来的本科论文质量如何,具体还是看学生本人的态度是否认真了。
姑且就承认你说的“不少人糊弄”,但,掌握这种“糊弄”的方法,也是一种不小的进步!
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并不高,大多数都是一个简单的重复性工作,有创新的很少。因为时间本来就有限,只有大约4个月的时间,做出创新很难!
但这并不等于没有意义!
通过毕业论文的学习,大学生可以掌握很多技能和方法,例如查阅文献的方法(很重要)、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很重要)、独立编写符合要求的近两万字的文档(很重要)、对研究方法的掌握(很重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其重要)!这是初略的列举,就有如此之多的实用性!有没有价值,也就无需多言了。
当然,获得以上这些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必须认真去做!认真去面对!如果整个过程都是“糊弄”,那这样的学生本身就是“糊弄”自己,也就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