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称“臭大姐”的蝽,该怎么防治?
先放几张图片,和题主一起认识一下
难得题主有灭蝽之心,如果你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赶上那场轰轰烈烈的“灭四害”运动,你一定有用武之地。因为前两幅图片就是“四害”之一的“臭虫”。
臭虫学名“茶翅蝽”,吸食动物血液,常群居于老旧家具之中,只是近些年来新楼林立,少了一些,但平时也是要预防的。
后两幅图片,就是题主所提到的“臭大姐”了,它的学名是“斑须蝽”。斑须蝽属半翅目蝽科,又称细毛蝽、臭大姐。为害多种蔬菜,为害特点是——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茎及瓜果等幼嫩部位 的汁液,造成落蕾落花。茎叶受害后,出现黄褐色的斑点。严重时, 叶片卷曲,嫩茎凋萎,影响生长。除了这些农业和绿化危害,这些臭虫们平常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像题主这样的。
在预防方面,物理方法是——可以利用臭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盛期,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灯下用水盆承接,及时捞虫。在绿化防治时,化学方法是——在成虫产卵期和若虫期喷药防治,可选择3%啶虫脒乳剂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4000~60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剂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髙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剂15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以上这些配方,可以由农化百货店帮你配比,我觉得,还是买一个杀虫灯实在一点.
最后,说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可以在以后用到。就是在买新房时,尽量选择六层以上楼层,既防虫子也防蚊子,多省心。
祝早日解除烦恼。
治不了,只能防了。首先要关紧纱窗,不能让它飞到家里。万一出现在家里也不要慌,切勿用手或拿东西直接拍,否则你会后悔的。应该拿一张面巾纸或其它的纸轻轻的捏住它的头而不是按压尾部,(它的尾部一碰就喷气味极大的液体,余味绕梁,经日不绝……)然后,然后就可以隔绝处置了。
水腊的病虫害如何防治?
危害:水腊虫由於具有贪眠习性不是随处走动的虫类,其体积大,肉眼就可见到故极易探查其存在喜欢挑选光线照射不到之地方取食,如叶子之底面与基部,尤其当气候暖和时,如未被察觉到存在立即就会发展成群。受水腊虫或甲虫感染之纤维组织,无论时间久暂,都会变成***,然后再变成黑色,受到长时间之感染后,整个叶子与新生物都会变黄而死亡,苗株的生气因而锐减。
防治:如果及早发现,这种害虫还为数不多时,很容易加以控制,只喷洒一些温和的肥皂水。使用二氮三烯陆环(国内叫大利农乳剂),或可以与水混合之粉剂来喷洒,均属有效控制水腊虫之方法。因为这种药物,较之有名的马拉松之时效更长,尤其是使用混合水份之粉剂喷洒时,最好加点展着剂,并将乾枯的***球茎外衣膜,或枯黄的叶子拿掉,以使喷洒之面积扩展。渗透的水平加深。杀虫时,应不辞辛劳的去喷洒各个外表,以及叶子的底面,并须观察杀虫剂,否已达到叶子的轴上,或可能发生感染的其它区域。
防控要适时、及时
特别是每年的第1次和最后1次喷药时间的掌控适时,则能大大减少白粉病病菌基数,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且能有效地避免对水腊绿化景观的损害。具体防治时间要根据气温条件作适时调整;药剂选择要适当,低毒有效,并注意几种药剂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重视防治效果的检查,一般喷药7天左右检查,若***病依然很严重,要分析原因,选择合适的药剂,***用正确的防治措施再次喷药防治。雨季防治时应注意天气状况,若喷药后被雨淋,需及时补喷1次,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还要注意通风,加强光照,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水腊的抗病能力。
***病症状
①在水腊***病的发病初期,可以将水腊上带有***病病菌的枝叶剪掉烧毁,也可以用小刀刮下水腊嫩叶上的***,然后予以烧毁。②在水腊***病的发病前,可喷洒石灰硫磺台剂或者波尔多液(稀释浓度为200~300倍),连喷3~5次,每次的间隔时间为2周。③若水腊已发病,那么可以将其病部用洗衣粉溶液来涂洗,再用清水漂净,每2天1次,每次时间大概为2~3分钟,大概2~3次后可见效果。也可以制成悬浮液喷射(用粗布将将硫磺粉包于其内,然后再进行揉搓),每次喷射的频率为5~7天1次,但如果水腊***病情况较为严重,那么可以缩短喷射的频率,可以每3天喷1次,一般连喷2~3次,即可取得较佳的效果。另外,还可以用硼酸溶液(水1000g,硼酸1g)向水腊喷射,这样的话,水腊既不会影响生长,又可以有效地控制住***病的蔓延速度,也可以用800~1000倍液,含量为50%代森锌液喷雾防治,或者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防治,但是为了有效地避免出现烧叶的现象,不能在气温高于32℃ 时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