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清农技人员請问-下秧插下一个星期要不要除虫?
在插秧后的下一个星期内是可以进行除虫的。插秧后的植株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进行除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或有机防治方法来清除可能存在的病虫害,保护植株的健康。
在选择除虫方法时,建议根据具体的病虫害情况和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如果使用农药,要确保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并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在除虫后,要留意植株的生长情况,观察是否还有病虫害的征兆,随时进行监测和处理。这样可以确保植株健康,并为后续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秧苗移栽后7天可追施尿素提苗促分蘖,机插秧应用抛秧田的小苗除草剂。机插秧必须防治稻蓟马。
施肥应在5一7天,除草在草龄2一3叶。治虫看虫龄〈病虫情报)。
移栽后一周内可以施用除草剂。
问题提的很笼统,是抛栽或移栽有一定的区别。
秧苗栽后一周就可以用除草剂和杀虫,肥料可以和杀虫除草剂一起混合后撒入秧田里。
秧苗移栽后在7至10天后施肥和除草杀虫。
发财树要怎么施肥杀虫?
一、最好是去你那花店买包多菌灵,一包一喷壶,喷喷植物叶片枝干,剩下的浇土里,连喷三四次一星期一次就可以。
如果是盆栽发财树土壤用消毒,常用的有3种方法。最简便的就是——日光消毒法。
(1)可将配制好的培养土,放在清洁的混凝土地面上、木板上或铁皮上,薄薄平摊,暴晒3~15天,即可杀死大量病菌孢子、菌丝和虫卵、害虫、线虫。用此法消毒虽然不太彻底,但最为方便。
(2)也可放入铁锅用火翻炒,待土粒变干后再烧0.5~1小时,可将土中的病虫彻底消灭干净。
(3)药剂消毒法。把土壤过筛后,一层土壤喷洒化学药剂,再加一层土壤,然后再喷洒一次药剂,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5~7天,然后敞开换气3~5天即可使用。常用的药剂有代森锌、多菌灵、硫磺粉等。
发财树需要很大的肥量来维系其生长,远远超过了别的植物所需的肥量,发财树在成长期间主要需要氮钾肥料,对氮肥的需要比较多,氮肥可以使发财树的枝叶长得更加翠绿,任何植株能茁壮生长都是来自根部系统的吸收,这时钾肥就达到了壮根的效果,施足了钾肥可以有效提高植株的生长能力,此外还要施加适量的有机肥,发财树适量的吸收一些微量元素,可以保持健康生长的能力。
蚜虫、蓟马、飞虱、粉虱等害虫的防治措施?
蚜虫、蓟马、***虱、飞虱提起这几种虫害,相信种植户们都不陌生,不论是种植大田作物、大棚作物、蔬菜或者水果,基本上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如果不及时防治,均会给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这几种害虫不仅给农作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而且还都可以传染***病,它们是***病传播的介体,能直接造成危害,还能间接的造成危害,是地地道道的农业害虫。
由于我们长期使用农药,它们体内已经产生抗体,加之我们农药有时使用不当、药效不够、时间不对等因素,它们一直在田间很猖狂,这也是我们一直不能灭绝它们的原因。
日常田间管理如何预防呢?80后农家小哥三点心得:
1、加强肥水管理,做好作物的土壤、养分、水分的管理,使作物生长旺盛,枝繁叶茂,减轻危害。
2、注意清理田间的杂草、落叶或者是上茬作物的残留物,目的是破坏虫害的生存空间,减少田间虫源数量,起到预防的效果
3、如果田间已出现虫害,就要及时打药防治,越早越好,防治蚜虫、蓟马、***虱、飞虱的药剂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有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常规药剂等,效果不理想时,更换新型农药消灭。
对付这类害虫除了日常精细管理作物外,还要及时喷洒农药,药物每年都在更新换代,就是因为害虫体内出现抗体,所以我们要科学灭虫,多听、多看,把损失降到最低。
蚜虫、蓟马、飞虱、粉虱是农作物不可小觑的虫害,它们体型虽小,但是发生病害时往往面积大,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秋冬季及时清除作物秸秆和杂草,破坏害虫越冬宿主。播种前土壤深耕晾晒,生长期及时中耕除草。
1、蚜虫,在春季夏初气温忽高忽低的情况下易高发。吸食作物汁液,使叶片萎缩,分泌的甜性黏腻分泌物,污染作物叶片,严重时会引起作物发臭腐烂。防治方法: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40%吡虫啉水溶液1500-2000倍液,喷透,以叶片滴水为宜,7天后补喷。
2、蓟马,食性杂,在植物和菌类上都有分布。严重时能引起植株萎缩,籽粒干瘪。防止方法:5%啶虫脒2000倍液,间隔5-7天,喷施2-3次。
3、飞虱,危害[_a***_]、大麦、水稻、玉米、高粱等禾本科植物。虫害严重时植物叶片发黄,甚至整株干枯和倒伏。防治方法:初孵若虫,25%扑虱灵80克+40%毒死蜱100ml。中高若虫,40%毒死蜱120ml+丝润15-20克。手动喷雾兑水40-60公斤。
4、粉虱,喜黄瓜、茄子、西红柿、油菜等植物,虫害严重时作物叶片退绿,变黄萎缩,甚至枯死,其分泌物致使霉菌寄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防治方法: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于早晚露水未干时喷施。
蚜虫、蓟马、稻飞虱和粉虱是农作物栽培过程中较为常见虫害,由于栽培管理不当以及不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原因,大有“小虫成大害”的趋势。由于蚜虫、蓟马、飞虱和粉虱虫体较小、繁殖能力强等特点,若防治不及时不仅造成农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同时还能传播***病等病害,加重病虫害发生程度,提高防治成本,影响种植收益。农民朋友在种植农作物可以***取以下措施预防和防治蚜虫、蓟马、飞虱、粉虱的发生和危害,降低损失。
一、农业防治技术。播种前清除病株残体并深耕晒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培育壮苗;农作物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恶化蚜虫等生存条件;生长期间合理进行中耕除草、浇水和施肥等措施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
二、物理防治技术。有条件的田块,可利用蚜虫、粉虱等趋黄特性,可在田间设置黄板诱杀蚜虫和粉虱,可显著降低危害程度。
三、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技术。蚜虫、蓟马、飞虱和粉虱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
蚜虫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小麦蚜虫可选择21%噻虫嗪悬浮剂5-10毫升/亩,或5%啶虫脒乳油18-24毫升/亩,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2-20克等药剂喷雾防治;
蓟马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豇豆蓟马可选择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5-4.5毫升/亩,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20克/亩,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33.3-40毫升/亩等药剂喷雾防治;
飞虱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水稻稻飞虱可选择50%烯啶•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3.3克/亩,或35%噻虫嗪悬浮剂3-4毫升/亩,或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12克/亩等药剂喷雾防治;
粉虱可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如番茄***虱可选择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15克/亩,或3%啶虫脒微乳剂30-60毫升/亩,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15-20毫升/亩等药剂喷雾防治,虫量大时可在5-7天在喷药防治一次,注意药剂要交替轮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