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过程养护心得怎么写?
写植物养护心得时,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
1. 引言:介绍你对植物养护的兴趣和重要性。
2. 选择合适的植物:讲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养护的植物,包括考虑室内外环境、光照、水分需求等。
3. 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谈论如何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光照、温度和湿度。讲解如何调整这些因素以满足不同植物的需求。
4. 控制浇水量:讨论浇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判断植物是否需要浇水。分享避免过水或干燥的方法。
5. 施肥和土壤管理:讲述植物的肥料需求和如何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提供关于土壤的信息,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土壤和如何保持良好的土壤质量。
6. 做好日常观察:强调观察植物的重要性,包括发现病虫害和其他问题的标志。分享如何及时***取措施以防止问题扩大。
7. 定期修剪和整理:介绍如何根据植物的品种和生长情况进行定期修剪,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8. 结语:总结植物养护心得的重点,并鼓励读者积极参与植物养护。
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以使文章更具体、有趣和实用。
播种玉米从头到尾需要怎么施肥合适?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 是全世界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之一,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因其好成活、产量高,种植方便,是我国普遍种植的一种农作物。
玉米生长分为播种、苗期、穗期、花粒期、成熟期五个阶段。施肥一般分底肥和追肥两次,现在秋深耕时也会增加一次生物菌肥。
一、播种前底肥
北方玉米播种一般在4月25号-5月15号之间,播种前要施肥旋地,供应玉米苗期营养。一般根据玉米地土壤情况、地力情况、是否水浇地,进行测土配肥。主要是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也可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的。具体肥料配比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施用配方
玉米底肥应充足,前提是先进行取土化验,然后根据化验结果中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合理配方,同时注意土壤酸碱度情况。简单讲就是尽量依据“缺啥补啥不浪费”的原则,如果土壤有机质缺乏,就应该适当加施有机肥料;根据氮磷钾的缺乏程度做好氮磷钾配比。这也就是为啥玉米施底肥时复合肥配比不一样的原因。下面是两个玉米地块的配肥情况,表右是数据标准,表左是实测数据,表下是底肥施肥方案,可做参考。比如第一个土样有机质稍欠,就暂不需配有机肥料,目标产量1500斤/亩,用大众配方26-13-6可以解决问题;第二个土样有机质缺乏,碱解氮、速效钾缺乏,有意将氮钾提高,同时配相应的有机无机肥料做补充,能达到1800斤/亩的目标产量要求。
2、底肥施用量
肥料施用量是有规则的,并不是有的人认为的肥料上得越多越好,按照目标产量的要求,普通复肥亩施40-60Kg即可,目标产量大于2000斤/亩的最高施肥80Kg。底肥加施粪类有机肥可有效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
二、穗期追肥
玉米拔节后雄穗开花,11个叶片展开时,也叫大喇叭口期。这个时期是玉米生长和生殖并进的一个阶段,也是玉米需要迅速成长、营养需求最大的一个阶段。这时钾元素提振磷元素上升,氮元素促进茎杆和叶面的生长,所需要的氮元素相对较多,由于苗期氮元素用量较大,这时需要追施氮肥促进茎叶生长。
追氮肥一般以尿素为多,正常目标产量以追施尿素15-20Kg为宜,或者硝酸铵钙沟施25-30Kg,或者撒施尿素+喷施硝酸铵钙以快速补充叶面氮元素、增加补钙效果。
三、秋深耕底肥
为了减少来年病虫害发生几率,现在大片耕地开始实施秋深耕。如果是高水肥田,建议施用微生物菌肥40-200Kg/亩,以平衡土壤菌群,通过冬季发醇,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因为农民算经济效益,秋耕施菌肥的为数不多,其实是个长期的保地措施。
以上是关于玉米底肥、追肥的施肥要点,总结一下,底肥要施足,各元素要配比洽当;追肥要适当,不能过高。在条件的可以秋施菌肥以平衡菌群。
应该注意的一点是有人用二铵+尿素+钾肥的办法做底肥,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注意尿素不能与种子太接近,以免尿素中的缩二脲过高引起烧苗、死苗。
如果以上玉米施肥方法给您带来了方便,请点赞关注“农资人实录”,有不同看法可评论,我会第一时间回复。
玉米种植从头到尾怎么施肥其实没有标准,各地有各地的施肥方法,各地有各地的施肥量。我只想从我们这边种植玉米的施肥上来让大家了解一下,供大家参考、借鉴使用。
玉米的生长期很长,意味着需要的肥料也就比较多。我们是一年一熟区,种植的品种都是中晚熟或者晚熟品种,从现在下籽直到10月份才开始收获,土质有粘壤土也有沙地。在种植前的20天左右我们就开始整地,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在整地前进行施肥,就是所说的底肥,主要是腐熟农家肥或者选择生物有机肥。以前各家各户养羊养猪养牛、农家肥充足,现在除了个别人家搞养殖的施肥时用了农家肥,其它都是买生物有机肥使用,另外加二铵和钾肥,或者就是三元复合肥,一亩地使用40-50斤,另外加一公斤锌肥。撒施在地里面后,旋耕两边然后耙耱、铺膜就可以了。现在4月底5月份就开始播种,播种时再不用种肥,播种后直到大喇叭口期这个阶段,才开始追肥,为了方便都是选择尿素撒施。粘壤土的地区在这中间基本再不追肥,一直等到授粉开始灌浆阶段再撒施一次尿素,等着收获就可以了。而沙土地靠近沙漠地带的地方在玉米6叶左右还需要追尿素、到大喇叭口期再追施、不过量不大,每次一亩地20斤左右。然后是在授粉期、灌浆期各追施一次,主要以尿素为主,少量钾肥,也就是说沙土地的追肥一般都在3-4次。普通商品玉米大家都不进行叶面喷肥,因为没有合适的用药机械,不好喷施,但是在制种玉米上面都普遍***取磷酸二氢钾、锌肥交替喷施1-2次。我们这边商品玉米的产量平均都在1800斤左右。
有人说,你们看上去使用的钾肥很少啊!是的,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每家种植面积少,在追肥上都是图方便省事,而钾肥又没有撒施后就可以利用的。尿素撒施后虽然利用率不高,但是还有利用的一部分,同时工作效率高。所以都没有特别在意施肥的均衡。我觉得如果以玉米种植为主要收入的地区,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追肥除了补氮,还要补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