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十年树人,百年树木”?
怎样理解‘十年树人,百年树木’?
我的理解是:“十年树人”是教育的“速成班”。也就是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是可以运用的。比如,我们中国***在革命战争初期,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都是运用了“十年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批速成人才。当时提倡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干中学,学中干,从实践中学习。因为当时人才紧缺,革命形势迫切需要大批大批人才。形势根本不允许去“百年树人”了。甚至有的稍加培训就担当重任了。
当然,中国革命胜利了,胜利成果要保护,国家要建设,要发扬光大,要富裕,要强大,这就需要高端科技人才,,要用人类全部丰富的知识武装起来的高等人才,这就需要“百年树人”了。
至于“百年树木”,我认为不可取,因为这是物质财富的一种浪费。本来有七八年,最多十几年的树木,就可以运用于建没需要了,干吗要百年树木呢?甚至于相当的树木时间长了,就变成朽木了,还有利用价值吗?不过,国家物质充裕,不必早用,留存下来无妨,以备后用呗。
十年,百年,是个概念性词汇。人的成长周期较短,所以用十这个比较妥当。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故百这个量化标准比较合适。这里的树是动词。意思是树立,建立,形成的意思。后面的人和树都是主语,主题。主语后置可以更加突出,加重主题。
“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其含意我个人认为:一个人从会走路,会说话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要想培育成才那是个系统工程,要用一段时间慢慢地培养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还要慢慢地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你看从小学,中学,大学少说也得十几年吧!没有知识和本领怎能担当重任成为栋梁之才呢?就象那十年八年的小树,风一吹东倒西歪的抵挡不了大风大浪 。树木的成长也是很慢长的,要想成为有用之材至少也得三十年或五十年的吧。常言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因此,“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育孩子的良好品德,积极进取和乐观好学的精神。为祖国更加繁荣畅盛,建没美好家园而学好本领。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年的打算,不过是种庄稼,十年的打算,只不过像栽树木,一生的打算,只不过像培养人才。培植以后一年有收获的,是庄稼。培植以后十年有收获的,是树木。培植以后百年有收获的,才是人才。
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
这个问题是否带有讽刺意味?因为原话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此问题可成立,我认为讽刺的是当前的社会乱象,教育下一辈,只看眼前目标,不做长远规划,本末倒置,有点像“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天喝凉水”。
你认为果树根、叶、枝干分别能代表人的哪些器官?
植物和动物一样,都需要吸收一定的营养才能生长。果树的根、枝干、叶子共同组成营养吸收系统。
从营养吸收的功能上来说,果树的根就象人的嘴一样,都是营养摄取器官。
根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需的水份及氮、磷、钾这三种大量元素,硫、镁、钙等中量元素,以及铁、锌、硼、钼硒等微量元素。供果树成长需要。
果树的枝干就好比人的循环系统。它能够将根部所吸收的水份及营养物质向上输送到全株各个部位。也可以将叶片光合作用转化的营养物质向下传导给根部。大体相当于人的血管。
果树的叶片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是果树的呼吸系统。相当于人的肺部。同时,果树叶片中的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将根部输送的植物无法直接利用的无机盐等矿物质,转化成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这样,果树的叶片也是消化系统,相当于人的胃肠。
在生产栽培中,养根是基础,护叶是关健,整枝是手段,丰产丰收才是目的。要综合考虑果树的根,枝干、叶子及果实之间的协调性。有针对性地加强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