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下雨后从土里钻出来一种能飞的,很好吃的虫子是什么?
大牙土天牛。
大牙土天牛体态特征:大颚发达触角呈锯齿状,长度略超过鞘翅的三分之一处,复眼后缘颊部膨大,前胸外缘具有两锯齿,表面光滑且背面明显隆起,雄性擅飞,雌性腹大而饱满,存有大量虫卵,大颚较雄性小,不能飞翔。
生活习性:该种为害玉米、高粱、杨树、柳树、泡桐等多种植物的根部。
主要分布在新乡、开封、许昌、洛宁、汝南、台前、南阳、信阳;辽宁、内蒙古、甘肃、山西、河北、陕西、山东、江西、四川、贵州等地区。
80后70后小时候吃过昆虫“花姑娘”吗?貌似味道还不错😄?
对于七零、八零,甚至九零后的小伙伴来说,昆虫是大多人的童年记忆,蚂蚱、知了猴、蝼蛄、螳螂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不知道小伙伴们还记不记得一种名叫“花姑娘”(花知了、花蹦蹦等等,不同地方俗称不同)的昆虫,它们有着艳丽的翅膀、惊人的弹跳力。那么,“花姑娘”是一种怎么的昆虫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许多小伙伴的童年回忆之一:斑衣蜡蝉。
斑衣蜡蝉的蜕变
上图中的昆虫大家是不是非常眼熟,而且许多小伙伴小时候还捉过、玩过,没错它就是俗称“花姑娘”的斑衣蜡蝉了。
斑衣蜡蝉与我们常见的金蝉都是昆虫纲同翅目下的昆虫,不同的是金蝉是蝉科,而斑衣蜡蝉属于蜡蝉科,而且金蝉的幼虫期是在地下渡过的,而斑衣蜡蝉则不同,它的卵通常会产在树的表面,由一层白色的分泌物覆盖,等到分泌物干涸之后会形成一层蜡质保护层,保护里面的卵不受伤害。
斑衣蜡蝉主要栖息在木本植物上,比如桃树、樱桃树、石榴树等等,不过它们最喜欢的还是臭椿树。记得小时候,我家门前就有一棵臭椿树,到了每年的4-5月份,在上面能看到成群结队的斑衣蜡蝉若虫。
斑衣蜡蝉与金蝉一样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它们一生只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没有蛹的阶段。上图中就是刚孵化的斑衣蜡蝉若虫,它们通体为黑色,上面布满了白色的斑点。斑衣蜡蝉的若虫有着极强的跳跃力,一旦我们靠近,它们就会没有方向的乱跳,有时候会跳到我们的头上、脸上,非常警觉。
斑衣蜡蝉的若虫要经历三次蜕皮后才能发育成成虫,不过第一次脱皮后,斑衣蜡蝉若虫会有两个巨大的转变:体型变大(比之前要大约1/4)、体色变化,它们的体色会由原先的黑底白斑变为黑红底白斑,也就是说它原本黑色的外壳一部分,尤其是背部大部分会变为红色,同时斑点会变大,如下图:
到了第二次蜕皮,斑衣蜡蝉若虫背部的红色会更加鲜艳,而且体型更大(从初始的5毫米变为1厘米左右),此时的若虫弹跳能力更强。。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若虫的体色开始由鲜艳的红色转变为橙色,此时就来到了第三次蜕皮,蜕皮时,它会紧紧地抓住细小的树枝像知了猴那样慢慢的从背部破壳而出。起初,斑衣蜡蝉的成虫身体为红色,翅膀还没有展开,离开壳之后,它会找一片树叶的背面慢慢的等待翅膀张开,体色变化,最终变为成虫,也就是带翅膀的斑衣蜡蝉。
斑衣蜡蝉的习性
斑衣蜡蝉一般为次年生,它们的以卵的形式过冬,到了每年的4月份开始孵化,到5月份达到峰值,而孵化后的成虫雌雄实际上是有较大区别的。从体型上看,雌雄成虫要比雄性大一些(约10%),从外观上看,雄性斑衣蜡蝉的翅膀上有一抹红色,这是因为斑衣蜡蝉有两对翅膀,外面的一对呈白灰色半透明,而后翅的基部呈鲜红色导致的,这个特征是雌性成虫所不具备了,雌性成虫的翅膀呈灰白色,颜色比较暗淡。这种特征差异的好处是由性选择决定的,毕竟在繁殖中,需要“斗艳”的是雄性。
无论是斑衣蜡蝉的成虫还是若虫,它们主要的食物就是植物的汁液,而且它们喜欢栖息在果树上,而且一只雌性斑衣蜡蝉至少能产下50-100枚卵,其繁殖能力很强,所以从农业的角度看,它们是“害虫”。看到虫子,许多小伙伴都会问一句:能吃吗?
严格意义上说,斑衣蜡蝉是可以吃的,但是它的成虫才只有2厘米左右,肉实在少得可怜,而且如果是臭椿上的斑衣蜡蝉还是有一定的味道的,我小时候吃过,就跟臭椿的味道差不多。不过,在《本草纲目》中,斑衣蜡蝉是一味中药,经过蒸煮或者火烤之后可以入药,称之为:樗(chu)。
斑衣蜡蝉承载了许多小伙伴童年的记忆,它们曾经是非常常见的昆虫,但是如今的斑衣蜡蝉已经比较少见了,这与臭椿树数量减少以及农药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从经济的角度看,这是件好事,毕竟它们是害虫,但从生态链的角度看,斑衣蜡蝉是螳螂、蜂类以及蚁类的主要猎物之一,因此它们都不见了之后,就不见得是件好事了。
像植物的昆虫?
竹节虫
竹节虫,竹节鞭,属有翅亚纲下的直翅总目,因身体修长而得名,有翅或无翅。体长而大,为中型或大型昆虫,一般体长在6厘米至24厘米。最大的62.4厘米。
多数竹节虫的体色呈深褐色,少数为绿色或暗绿色。此虫常可营孤雌生殖,雄虫常较少,未受精卵多发育为雌虫。当受伤害时,若虫的足可以自行脱落,而且可以再生。高温、低温、暗光可使体色变深,相反,则体色可变浅。白天与黑夜体色不同,成为节奏性体色变化。竹节虫植食性。
花上有蜘蛛网一样的虫子?
花有蜘蛛网一样的虫子是红蜘蛛
花上有蜘蛛网,通常是因为植株上遭受了红蜘蛛的侵害。确诊虫害病因后,则可以选用喷洒药剂的方法、生物防治的方法对红蜘蛛进行杀灭和清除。平日养护过程中做好通风工作以及控温保湿操作,就可以在源头防止红蜘蛛侵袭。
蚜虫又叫腻虫、蜜虫,吸食植物汁液,造成叶片卷曲等生长不良的现象。但是蚜虫不会织网,织网的是红蜘蛛,红蜘蛛像针尖大小的红色的蜘蛛,也是吸食植物汁液,会使叶片变黄甚至脱落。
吡虫啉对蚜虫效果好,但是对红蜘蛛效果差,可以用阿维菌素,可以同时杀灭蚜虫和红蜘蛛。
植物上长了像蜘蛛网一样的东西多是因为有红蜘蛛危害,此虫害在湿度大,通风差且温度高的时候容易感染,会危害植物生长。发现的时候要及时处理救治。建议喷洒大蒜水,烟叶水,花椒水,洗衣粉兑水等,效果都很好。若是虫害现象比较严重,建议喷洒相应的药物来救治,否则会严重阻碍植株生长。
花草虫类的字?
和花草有关的字是:萱、茵、菲、荣、芸、芝、莉、茉、樱、玫、蕙、蓓、蕾等。
带有虫字旁的字大多与昆虫有关,例如蚁、蜘、蛛、螳、螂、蜈、蚣、蚯、蚓、蚂、蚱、蝴、蝶、蜻、蜓等,此外带有虫字旁的汉字还有蛙、蛇、蜗、蝇、蛋、蝉、蜕、触、蟹、蛮
蝠、蚀、蜒、蝙、蠢、蚝、蜷、螃、蟠、蜡、蟊、蟹、蛎、蜃、蟾、蝥、蛀、蜇、蛉、蜍、蛰、蚌、蟒、蚱、螭、蟪、蜼。
蜩、蜉、蚩、蛄、蝣、蚠、蛱、蚻、蚫、蚾、蠵、蟌、蝘、蚒、蛐、蛯、蚏、蝂、蝲、蠙、蟤、蟍、螤、蟋、蝀、蝎、蝄。
蠟、蝸、虭、螘、蝁、蜑、蟼、蜣、蛌、蝑、蟵、蝟、蚚、蠎、蠖、蚆、蚅、螓、螞、蜯、蜅、虵、蛞、蠁、螰、螶、蝕。
蛗、螝、蠆、蟔、蟿、蟦、蝰、蠻、蛨、蟮、蝿、蚼、蝃、蠫、蟥、蠤、蚽、蟛、蜨、蟗、蟓、蝓、蛭、螔、蜙、蜰、蚎。
蛸、螫、蚖、蝩、蝛、螬、䗅、蠄、蟄、蚍、蚐、蛠、蛑、蝾、蚴、螢、蛼、蟭、蠼、蟐、蛳、蜽。
䗪、䖵、螥、蜄、蟉、蝨、蠈、蛫、螲、蛪、蛈、蚈、蟎、蛂、蟀、蜦、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