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季苗怎么修剪?
1 月季苗需要适时修剪,但需要注意方法和方式
2 月季苗的修剪其实并不难,但需要注意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修剪,去除枯黄的叶子和病虫部位,切割伸出过长的枝条即可。
而在夏季则是不宜修剪的,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
3 此外,修剪前要先清洗剪刀,并在切口处涂上遮阳剂、肥料或树脂以促进愈合和生长;除此之外,修剪时要注意手法要轻,并要保证修剪的位置要与干净、健康的嫩枝相接,可以借助工具和设备***修剪。
步骤/方法分步
1第一次花后修剪在5月中下旬进行,要及时剪去残花,避免结实,以便集中营养萌发新枝,使二次花开得大而美且较强枝条,为适当抑制其生长可轻剪,保留4-5个芽即可;中等发育枝条应中剪,留2—3个芽,上部应剪去;生长较弱的枝条要强剪,只留1-2个芽,以促其萌发壮枝。这样,由于不同新生枝条上修剪轻重程度不同,会使株形发育平衡,避免枝条参差不齐或出现徒长现象。
修剪时要注意,剪口应在芽上方o .5厘米的地方,过高不仅影响美观,也会推迟枝条的萌发。
2第二次花后修剪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此时正值盛夏,植株生长势弱,修剪应轻剪,只在残花下第二个叶处下剪,不必剪去过多枝叶,以免减少光合作用的面积,但应及时将残花和徒长枝去除。
3第三次花后修剪在8月以后进行.改为中剪,每个枝条留2-3个芽,为照顾株形平衡,可在上批开花的枝条上剪,并应去除重叠交叉和过密枝条,以保证通风透光。
4在12月下旬,冬至节前后,气温下降,月季将进入体眠期.此时应重修剪一次。选择春夏季节长出的粗壮花枝,从基部向上保留2—3个芽,其余剪去。对病弱枝、桔老枝、交叉枝、砧木萌藁枝,应尽量剪去。修剪时如果能照顾到弱枝强剪,强枝弱剪,则明春萌发后,高度一致,开花就更整齐:月季重修剪后,可准备过冬.至明春发芽后,应注意剥芽工作,把副芽、内部芽修去,促使第一次芽健壮发育。同时可以依枝条健壮程度决定芽的保留与否。修剪时也应注意枝条的合理布局,以促使月季生长繁茂。
怎样育月季花苗?
在培育月季花的过程中,要让它多见阳光,但在太阳光强度较高的时候,也需要适当的进行遮挡。
每段时间的气候环境不同,浇水的次数也不同,一般在晴朗的天气可以2-3天浇水一次,不过土不干的话就不要再次补水了。还要注意养护环境的通风性,以免气候闷热会引发病虫害。
刚买回来的月季苗是园土,需要换土吗?
新买回来的花卉,最好不要马上进行换盆这个步骤,一定要注意先让花卉适应新的环境之后才可以换盆,不然很有可能造成花卉的死亡,新花买回来的花土最好进行杀菌消毒之后才可以使用,而且将植物从旧盆里移出来的时候尽量不要碰到根系,并且保留根系的旧土。
种植花卉,有一种问题叫做夹心土,就是用园土栽种的苗子移植后出现的,这种现象甚至很多大神都没有意识到。比如园土栽种的苗子,土球非常的黏重、不透气,如果此时直接用疏松透气的椰糠、泥炭栽种的话,那么就会造成园土和新基质物理结构差异过大,造成二者吸水速度差异巨大,比如用园土栽种的月季栽种后,进行浇水的时候,新的基质透水快,而中间的园土还没来得及吸水,水分就流走了,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四周的土壤湿润而中间的土壤是干的,于是盆栽的月季出现叶子萎蔫缺水症状,但是盆土是湿润的,很多人搞不清问题所在!这就是夹心土问题。所以一般种花,不建议使用物理结构差异过大的基质。比如用泥炭等栽种的苗子,这样的苗子如果用园土栽种,那么园土和泥炭差异过大,新栽种的苗子根系就不愿意往园土里生长,反而一直聚集在原土球里,所以这也是问题,这也是一种夹心土问题。
所以如果是买的人工基质栽种的苗子,比如泥炭、椰糠等配比的,那么就可以自己配制基质栽种新苗,一般都是没问题的。如果是买的园土栽种的苗子,地栽的话,可以直接栽种,栽种的时候,用小耙子把土球表面稍微松一松栽种就完全没问题。如果盆栽,园土栽种的月季,建议用园土上盆,建议加入一部分煤渣、粗砂等增加排水性,这样好一些,如果用泥炭等基质栽种,最好进行洗根,也就是把原土球泡在水里,慢慢的土球泡开以后,稍微抖动,再稍微处理一下,完全去掉园土,就可以重新栽种了,效果不错。
一般裸根上盆的苗子,需要放在阴凉通风处缓苗,甚至需要重剪,如果不想这么做,我建议在去掉园土的时候,可以去掉1/2,剩余一部分护心土,这样暴露出来部分根系,这部分根系就可以接触到新的基质里,然后栽种的话,根系就能在新的土壤里发育生长,服盆速度就快,一般稍微缓慢,逐渐就能恢复生机。
关注玉痕,每天分享种花、嫁接技巧,觉得我说的有用,帮忙点个赞,也欢迎留言交流学习。